留心幼兒乳牙的日常護理
出第一顆牙的幼兒月齡每個嬰兒都不一樣,早的乳牙4個月就開始了,遲的常護要到10~12個月,平均是留心理在7~8月齡時出牙,以后陸續萌出,幼兒到2歲半時20顆乳牙出齊,乳牙6歲以后開始脫乳牙換恒牙。常護一般地講,留心理只要在周歲前能萌出第一顆牙齒來,幼兒就不算出牙太遲。乳牙如果1歲后還未出牙,就應該去檢查是否有缺鈣、缺碘等毛病。因此,父母在平時就應該有針對性地給孩子補鈣和補碘。
一般來說,嬰幼兒乳牙的好壞取決于母親妊娠期的營養。無論乳牙或恒牙,在形成過程中都不可缺少下列元素:鈣和磷(推薦食物:奶酪、魚肉、海產品等)、維生素D(推薦食物:魚、蛋、香菇等)、維生素C(推薦食物:肉類、新鮮蔬菜、水果等)、維生素B(推薦食物:檸檬、谷物、芋類等)、維生素A(推薦食物:紫菜、胡蘿卜、青椒等)。因此,懷孕期和哺乳期的母親、以及長牙期的幼兒都應多吃富含上述元素的食物,做到膳食平衡,以保證和促進幼兒乳牙的健康發育。
幼兒乳牙一般會持續6~10年時間,這段時間正是其生長發育的高峰期,如果牙齒不好,會影響幼兒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,妨礙健康成長,而且還會影響到幼兒的容貌和發音。因此,需要十分注意幼兒期乳牙的日常護理,具體可注意以下幾個問題:
·保持口腔清潔。幼兒期雖然不用刷牙,但每次進食后及睡覺前,最好讓幼兒喝些白開水,以起到清潔口腔內殘留食物、保護乳牙的作用。
·保證足夠營養。給幼兒及時添加輔食、攝取足夠營養,以保證其牙齒的正常結構、形態以及提高牙齒對齒病的抵抗力。如多曬太陽、及時補充維生素D可幫助鈣質在體內的吸收;肉、蛋、奶、魚中含鈣、磷豐富,可促進幼兒牙齒的發育和鈣化,減少牙齒發生病變的可能;缺乏維生素C會影響牙周組織的健康,所以幼兒要多吃蔬菜和水果,其中的纖維素還有清潔牙齒的作用。
相關閱讀
- 為什么降調后移植胚胎容易著床,優化子宮內膜是原因之一
- 吃軟不吃硬,牙齒智力齊受損
- 清理,在寶寶熟睡后悄悄進行
- 父親比母親對幼兒語言影響更大
- 抗子宮內膜抗體陽性做試管嬰兒要謹慎!這些影響先知曉
- 哪些聲音給嬰兒安全感?
- 小兒咳嗽的用藥與預防
- 兒童額外牙的治療及護理方法
- 致敬專業,重塑專業!第三屆宜品《中國好導購》總決賽亮點紛呈
- 新生寶寶的口腔不能擦
- 新生寶寶皮膚嬌嫩,需重點保護
- 媽媽+寶寶+爸爸的家人游戲
- 生4胎能不能做試管嬰兒?滿足這些條件才能建檔
- 清清爽爽從“頭”開始
- 良好洗手習慣降低孩子患病率
- 全方位的護理,清潔寶寶四重奏
- 節省約40萬!人工耳蝸集采落地,8月齡寶寶接受手術
- 全方位的護理,清潔寶寶四重奏
- 要注意檢查寶寶的睪丸!
- 襁褓是束縛孩子的枷鎖